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樊 斌)今年以來,鎮安縣以黨建領航協同推進、聚合資源搭建平臺、引育人才賦能發展為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總思路,探索“強化三級網絡體系、集聚‘三色’振興人才、實施九條引育措施、優化五項激勵保障”的“3395”運行模式,引導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
鎮安縣強化縣、鎮、村三級人才工作網絡體系建設,由縣委人才辦牽頭制定年度人才工作重點任務清單,梳理縣級職能部門、鎮辦人才工作專項考核指標80多項。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新引擎”,職能部門組建100多人的幫辦代辦服務團隊,幫辦代辦企業項目建設事項536個,征集校企合作技術、人才引進等需求58項,組織校地校企對接活動4次,簽訂校企技術合作協議3份,引進高層次人才14人,新增“科學家+工程師”隊伍2個、科技經紀人5人。縣、鎮、村聯動開展“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26場次,回引“歸雁人才”566名,簽約項目37個,引資106.9億元。
鎮安縣以鎮辦為單位,將鄉村振興領域人才劃分為“紅色引領、綠色實用、藍色創新”三大類型13個類別,摸底建庫“三色”振興人才3629人。組建農村實用人才領軍團隊60多人和6支產業技術服務隊,明確5個特色基地,布局創建蠶桑、蜂蜜、水雜果、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及傳承技藝、電商直播、文化康養等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室30個,現場產業技術指導示范536場次2566人次,解答產業技術問題132個,培養鄉村農業科技人才167人。
鎮安縣實施九條引育措施,夯實鄉村人才發展基石。開展“鎮安月嫂”、秦嶺山珍美食、建筑工匠等賽事活動,定期發布省內外重點企業招聘崗位信息,舉辦金秋招聘月暨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會,搭建人才成長、供需對接平臺。整合國家科技特派團和省、市、縣科技特派員資源,67名科技專家人才與21家科技型企業、62家專業合作社、41個鄉村振興重點村結對,開展科技服務、技能培訓,引進新品種16種,推廣新技術18個。組織村干部5批116人次前往北京、廣東、南京、西安等地參加學習培訓,籌資144萬元幫助659名村級干部提升學歷,推薦46名后備人才進入村“兩委”班子,回引422名鄉賢人才擔任興村治村“智囊團”成員,聘任創業副書記、副主任208人,團結凝聚“新農人”“鄉創客”“土專家”“田秀才”等有生力量。
同時,鎮安縣優化五項保障措施,不斷激活人才引擎。提高政治待遇和榮譽,堅持政治吸納優秀鄉村人才,定期組織各類人才赴先進地區學習,激發人才矢志報國、建功立業熱情。發揮宣傳引導作用,加大對融入扎根農村一線、依靠科技致富、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等人才典型宣傳力度。實行黨政領導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強化人才工作在基層黨建目標責任考核中的比重。認真落實人才各項服務保障,健全任務清單、溝通報備、督查落實和專項述職等制度,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