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劉方健 任一方)今年以來,鎮安縣堅持高站位謀劃、系統性推進,堅持以辦案帶動全局,以監督推動為有效手段,整改了一批積弊問題,懲處了一批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辦成了一批民生實事,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鎮安縣紀委監委暢通“信、訪、網、電”四位一體舉報渠道,累計受理問題線索161件,辦結87件。建立“主要負責人—分管副書記—相關常委—紀檢監察室”四級包案機制,班子成員包抓重點案件34件。全縣共立案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129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7人,其中縣管干部10人,留置4人,挽回經濟損失214.53萬元。
在嚴肅查處案件的同時,縣紀委監委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針對典型案件,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3份,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同時,督促職能部門建章立制,完善《鎮安縣校園餐“1366”工作機制》等16項制度,實現查處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綜合效應。
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查、改、治、建”閉環機制。在問題排查階段,鎮安縣嚴格把關自查質量,要求問題必須到人到事到具體現象,累計自查問題501個;在整改落實環節,實行項目化管理,423個問題已完成整改。特別是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督導組反饋的30個問題、省紀委監委督導的6個問題,全部建立臺賬,逐一銷號整改。
“以前孩子不愿意在學校吃飯,要么點外賣,要么吃路邊攤。現在學校食堂飯菜新鮮可口、葷素搭配合理,孩子主動要求留校用餐。”鎮安縣第二中學一名學生家長感慨道。
鎮安縣紀委監委將辦好民生實事作為集中整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一領域一類事”“一鎮街一實事”35項。如在“校園餐”治理方面,縣政府將炊事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惠及全縣2.3萬名中小學生;在整治欠薪問題方面,開展專項執法檢查20次,為71名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89.65萬元……一樁樁民生實事落地見效,讓群眾的獲得感更有分量、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