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陳風軍 黃國勇 李 莎)“現在城區增設了便民市場,我們有了固定的賣菜攤位,城管干部還為我們提供熱水,真的是太貼心了。”鎮安縣永樂街道北城社區的菜農老張深有感觸地說。
為加快推進省級文明縣城建設,近日,鎮安縣創新工作舉措,探索設立小攤位和便民服務點,文明引導菜農將自家種植的時令蔬菜瓜果等到劃定區域售賣,進一步規范市容管理,方便市民生活,贏得市民一致好評。
鎮安縣堅持文明管理、精心管理城市,在留足公共空間、不影響市民出行的前提下,結合城區實際,在街區人行道、居民小區、背街小巷等區域增設臨時攤位和便民服務點,按照科學布局、合理規劃、便民利民的原則,做到規劃、標準、風格三統一。目前,城區共規劃臨時攤位點10處、便民服務點10個,已建成臨時攤位點1處36個、便民服務點1個。
金源星座小區趙女士說:“自從有了便民服務點,人行道變干凈了、道路也通暢了,下班后在家門口就能買菜,不用再跑東跑西,真是便民為民的好舉措。”
鎮安通過推行“七分服務、二分管理、一分執法”的“721工作法”,在便民服務點安排城管干部專人管理,提供熱水、應急藥品、雨傘等常用物品,供市民免費使用。臨時攤位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為菜農免費使用,先到先用,要求不得未到先占、不得損壞貨架、不得隨意挪動,同時安排保潔員定期清理菜葉等垃圾,保持攤位干凈衛生。
鎮安縣城管局負責人張仁武說,通過轉變工作方式、提供優質服務、規范市場管理、開展文明執法等一系列措施的推進和落實,現在市場活力更足了、群眾滿意度更高了、城市環境更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