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原圖
記者注意到,近期股市大漲,造成銀行存款、開放式理財產品及貨幣基金等資金抽離的情況,因此即便央行降息,多家銀行為了攬儲,除了將利率上浮到頂外,還上調了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
理財收益上漲平均達5.09%
上周,市民劉先生的手機里,收到一條來自某股份制銀行的短信,短信顯示自12月15日起,該行的多款理財產品收益率將上調:天添盈1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將從4.36%上調至4.5%,周周盈的收益率從4.8%上調至5%,同享盈系列產品的收益率也均上調0.2個百分點,新客計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從5.7%上調至5.9%。劉先生告訴記者,原以為這次銀行會再度下調理財收益,但“逆市上揚”確實讓人吃驚。“升至5%的收益率之后,我買的產品每周可以多十來塊的收益,雖然金額不大,但還是很開心。”
實際上,最近把理財產品收益率悄然調高的并非孤例。近日,另有股份制銀行發行了一款“年末理財產品”,收益率高達6%。“跟該行當前正在發行的同期限同起點投資理財產品相比,這款產品的收益率很有優勢,所以一出來就被秒了,很多客戶現在都還在問。”該行某客戶經理表示。
不過,記者了解到,跟過往年末相比,今年的年末存款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下滑。本周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為6.25%,去年底超7%的理財產品亦可見到不少。
年末收益可期注意分散投資
記者了解到,去年這個時候,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超過6%的十分常見,而今年這樣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已很鮮見。
一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認為,銀行這段時間推出了一些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理財產品,跟年末銀行資金需求量較大有關系。
某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盡管存款偏離度考核弱化銀行沖時點效應,但銀行對存款仍然有著強烈的需求,預計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還會有不少銀行推出高收益率產品,投資者可擇機出手,選擇一到兩款中長期理財產品鎖定較高收益。
另外,由于近段時間股市回暖,曾在銀行理財市場上“銷聲匿跡”的股票掛鉤類銀行理財產品也逐漸增多。對此,某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此類產品收益浮動較大,建議選擇本金有保證的產品。 陳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