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懷化5月30日電 (劉杰華 周炳旭)“實施大棚栽培后,楊梅不再靠天吃飯,產量和品質都提高了,價格賣到每公斤200元?!?月30日,湖南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渠陽鎮官團村誠信楊梅專業合作社,楊梅搶“鮮”上市效益可觀,讓負責人蒲玉榮樂得合不攏嘴。
2022年以來,靖州縣籌集資金近4000萬元,創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示范園,在渠陽、坳上、甘棠3個鄉鎮63個村,集中發展茯苓、楊梅、南竹、山核桃、雜交水稻制種5大優勢脫貧產業,重點扶持17家園區企業、合作社,以點帶面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打造農業高質高效、產業融合發展、農民富裕富足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靖州示范”。
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茯苓加工車間,工人們在給生茯苓削皮?!∫鬃用?攝聯農益農,穩定就業固成效
“感謝黨的好政策,我現在上班一年有3萬多元的工資。”在靖州智美健康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茯苓加工車間,工人吳華貴與工友們圍坐一起,忙得熱火朝天。
今年60歲的吳華貴是渠陽鎮八一村村民,幾年前因丈夫身患糖尿病喪失勞動能力,她只能在家照顧丈夫。沒有工作和收入,加上每年1萬元左右的醫藥費,日子越過越窮。在她一籌莫展之際,村里的鄉村振興工作隊送來了就業幫扶政策,把她介紹到家門口的智美公司上班,讓她既能上班賺錢又能照顧丈夫。
如今,吳華貴在公司上班已經兩年多,不僅還清了外債,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吳華貴的故事,僅僅是靖州開展就業幫扶的一個縮影。
在靖州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示范園,17家企業、合作社通過股份合作、委托幫扶、直接幫扶、就業幫扶等多種模式,與脫貧戶建立緊密的利益鏈接方式增加農民收入,每年要吸納200余脫貧人口穩定就業,且每人每年務工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此外,通過訂單保底收購、土地流轉幫扶等利益聯結模式,示范園區聯結的脫貧人口及監測對象超過6000人。
湖南辰銘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們將竹筷進行分揀打包裝袋?!∫鬃用?攝提質增效,優勢產業助發展
“這是機選竹筷工序,機器選好后,工人只需把筷子整理裝袋就好了。”在湖南辰銘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機械化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工人們忙著對竹制產品進行分揀、打包、裝袋,公司行政主管陳小香則帶領新員工熟悉公司環境和工作流程。
2021年6月,湖南辰銘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被靖州豐富的楠竹資源以及輻射周邊的優勢所吸引,在靖州茯苓科技產業園落戶。公司生產的竹筷、竹勺、竹刀、竹蒸籠等高端竹餐飲制品,出口日本、美國、韓國等國際市場。
2022年,公司開展“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模式助力鄉村振興,流轉竹林5000余畝,設立生產幫扶車間帶動當地就業1500人,企業直接解決就業人員300人,人均增收6000元,增加村集體收入30萬元。目前,該公司又接到1600萬元的外貿產品訂單,一方面組織工人們加班加點,另一方面通過多渠道招聘員工全力保訂單。
產業是增收致富的“搖錢樹”,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鐵抓手”。靖州把產業發展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著力點,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林則林的原則,持之以恒發展壯大一窖茯苓、一顆楊梅、一個核桃、一根竹子、一粒種子、一頭生豬“六個一”和中藥材產業,形成“6+1”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打造產業發展集群,靖州確保村村有產業、戶戶能致富,實現產業發展壯大、民眾致富增收的雙贏成效。鄉村振興讓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太陽坪貫堡渡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村民們領到了務工工資。 易子明 攝持續發力,集體經濟弱變強
平坦寬闊的村道、富有苗侗特色的“亭廊”、拔地而起的棟棟嶄新別墅……走進渠陽鎮三和村,美麗潔凈的村莊讓人眼前一亮。村民姚冬霞滿意地說,“住在村里比城里還舒服,村里的人氣也越來越旺,連城里人都來我們村散步休閑。”
“產業收益紅利分享、吸納就業幫扶、訂單保底收購農產品、土地流轉幫扶、庭院經濟扶持五項措施,讓鄉村更美、產業更興、百姓更富了?!比洗逯Р繒泝Σ市χf道,村里形成以4A級景區飛山景區為依托,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入股、德康竹業分紅、景區保底分紅、公益林分紅、集體場地出租等形式為主要集體經濟來源,年收益達到50.2萬元。
渠陽鎮三和村村支兩委和工作隊向上爭取的物流園項目落戶該村。 易子明 攝創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示范園區以來,靖州聚焦特色種養、精深加工、農旅融合等優勢特色產業,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提質、倍增”三大攻堅行動,積極探索“園區鏈接一批、企業鏈接一批、電商鏈接一批、產業鏈接一批”等發展鏈接模式,有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由弱變強。
2022年,靖州全縣124個村實現高質量“全域消薄”,村集體經濟經營性總收入達1981.23萬元,較2021年增長122.95%,村均純收入達15.97萬元,10萬元以上村59個,占比達47.58%,50萬元以上村7個,新增100萬元村3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