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昨天公布,這份國民經濟的“體檢報告”顯示,2013年末,全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法人單位1085.7萬個,比2008年末增加375.8萬個,增長52.9%;產業活動單位1303.5萬個,增加417.1萬個,增長47.1%;有證照個體經營戶3279.1萬個,增加405.4萬個,增長14.1%。
國務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指出,與第二次經濟普查相比,第三次經濟普查的數據反映我國經濟總量明顯擴大,深刻地展示了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效益不斷提高。
小微企業占95.6%
從產業結構看,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從法人單位看,第二產業占25.3%,比2008年末下降5.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74.7%,提高5.7個百分點。從從業人員看,第二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全部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54.1%,比2008年末下降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占45.9%,提高3.5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中,一批與互聯網等行業相關的數據增長迅速。
2013年末,全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共有小微企業法人單位785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5.6%。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工業234.2萬個,批發業169.8萬個,零售業103.1萬個。小微企業從業人員14730.4萬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50.4%。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工業7403.6萬人,建筑業1675.4萬人,批發業1457.8萬人。小微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138.4萬億元,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資產總計29.6%。其中,位居前三位的行業是:工業40.8萬億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6.8萬億元,房地產開發經營18.7萬億元。
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
2013年末,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企業法人單位中,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企業法人單位16.6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2%。其中,節能環保產業7.1萬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0.9%;新材料產業4.7萬個,占0.6%。
有戰略性新興產業活動的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2362.3萬人,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的8.1%。其中,節能環保產業1003.9萬人,占3.4%;新材料產業707.9萬人,占2.4%。
結構優化還體現在所有制結構優化上。5年來混合經濟、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同時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如2013年末私營企業戶數比2008年增加55.8%。
第三次經濟普查還表明我國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在穩步提高。2013年企業法人單位人均營業收入78.1萬元,比2008年增長64.2%。2013年高技術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6萬億元,比2008年增長1.08倍。高技術制造業2013年實現利潤總額7234億元,比2008年增長1.66倍。
GDP修訂幅度將略高于3%
此次普查了解了主要工業產品的情況,比如照相機、電腦、電視機、電冰箱的企業分布。還包括第三產業中類似理發館、洗衣店等分布情況。馬建堂表示,國家將來要把這些信息做成可視化的電子地圖。開發利用好這些數據,對國家、企業、老百姓都有直接益處。
馬建堂透露,根據經濟普查結果,對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的修訂幅度略高于3%;具體數據定于本周五公布?!暗谌谓洕詹橐院髮Ξ斈闓DP的修正幅度,不僅大大低于第一次經濟普查對2004年GDP的修訂幅度,也小于第二次經濟普查以后對2008年GDP數據的修訂幅度”。馬建堂表示,這表明了常規的統計調查工作和GDP核算工作越來越準確,特別是服務業的統計越來越健全。